首頁
1
商品介紹
2
廖繼春3

廖繼春簡介

色彩的魔術師-廖繼春

   廖繼春是台灣美術運動的先驅,也是台灣西洋繪畫的拓荒者。他早年留學日本,是台灣第一代西洋畫家中,於本土貢獻所學的先鋒。當時他即有提昇文化的決心與藝術民眾化的期望,其大公無私,誠屬後人心靈的明燈。而他在美術教育工作上歷經五十餘年,其人格修為與創作精神,影響後代相當深遠。尤其在台灣現代繪畫運動中,廖繼春努力創新,予後輩學子諸多的鼓勵和啟示,是新一代青年現代繪畫的導師。廖繼春的作品是台灣重要的藝術資產,而他的繪畫思想,印證了藝術無限自由的可能性。由以上所述可以了解,廖繼春在台灣美術史上的地位崇高,而他的人格、藝術與貢獻,皆留給後人更多的懷念與省思。       

   促使廖繼春繪畫風格形成的時空關鍵,首先是他於19241927年間留學日本,受到嚴謹的學院訓練及日本外光派的影響。而當時台灣畫壇又普遍流行後印象主義的美術,加上帝展的沙龍模式與台灣特色的地方美術,形成他早期重視學院表現的鄉土風格。其次是1933~1935年,廖繼春三度與當時日本野獸主義大師

        梅原龍三郎相偕寫生。目睹大師作畫的風範,廖繼春留下深刻印象,形成日後勇於解放造形與色彩的作畫精神,於1950年代傾向野獸主義表現的風格。1962年是廖繼春轉變風格,突破自我的最重要關鍵時期。那時廖繼春正受抽象繪畫影響,並應美國國務院之邀請赴歐美考察,回國後他肯定了繪畫最重要的問題,不在於有形或無形,而是內容與表現。因此他更自由地解放了造形與色彩,成功地表達內心的境界,形成了明朗和諧的抒情風格。並且廖繼春於1926年之後,歷經三十餘年,在1960年代的作品才大量的出現了粉紅色,顯示出了他內蘊的浪漫情懷終於自在地流露。「粉紅色」誠然是廖繼春個性上浪漫抒情的象徵,1960年代正是廖繼春繪畫風格中最圓熟的黃金時期。

   在繪畫觀念上,廖繼春著重學院訓練,珍惜傳統。因此他早年的作品,表現出紮實的基礎工夫與地方鄉土的特色。也由於注意時代潮流,因此他的作品突破傳統,開創新的局面。具體而言,廖繼春受日本外光派及後印象主義、野獸主義、抽象繪畫的影響最大,風格也隨之改變而更見成熟。一般公認廖繼春受抽象繪畫影響以後的風格,是他繪畫表現的最佳時期,但若將其繪畫風格歸屬於任何畫派均屬不宜。誠然廖繼春有很好的天賦色感,但是他也因為有早年不斷的經驗與自修,隨著心境的提升,才有如此出色的畫面。如果說藝術不是「發明」而是「發現」的產物,那麼廖繼春篤信基督,終其一生的內涵,是誠正、博愛、寬容、無私的宗教境界,因此廖繼春發現了和諧美好的人間天堂,用他自己的繪畫語言,把這個發現誠懇執著地分享世人。難能可貴的是,他的作品充滿了真誠性、表現性、民族性,以及時代感。雖然至今廖繼春尚未享有國際盛名,但他曾被評價為合乎國際水準的一流畫家。

   若論廖繼春的藝術特質及價值,可以說廖繼春雖然十分感性,但在經營畫面時,著重思考的過程,因此他的作品融合了感性與感性,表現出和諧的人生觀。廖繼春為藝術而藝術,畫面沒有敘述或說教,多偏於裝飾性的形式表現。廖繼春自小節儉自持、不卑不亢,既沒有畏縮之態,也沒有驕奢之風,其樸素的心情,使他的畫面令人覺得大方而平易近人。當宗教的情操,使得廖繼春更為寬厚仁愛而淡泊名利之時,他的心境充滿和平與愛心,沒有鬱結、沒有牽掛,因此在畫面上呈現的是和諧、清明與幸福感。他從來不會計較,凡事順其自然,所以不太講究媒材與技巧的關係,就像毫不在意自己的穿著,那種逆來順受卻又自由自在的性情,使他用筆用色無處不安適,無處不暢逸,而畫面的樸拙與自在,就成了他作品的最大特色。而且廖繼春平常不造作、不世故,有如赤子般的無邪,這份情感也就無意間流露在他的畫上,廖繼春是個天真浪漫的性情中人,但是他似乎沒有說話的對象而經常沈默寡言,其內蘊的抒情,變得全心全意而誠懇地表達於畫上,他的「畫」,就是他的「話」,予人一片純摯的感覺,因此廖繼春的繪畫藝術他人難以學習,也難以模仿。

   歸結上述,廖繼春對台灣美術發展上的貢獻,以及在美術教育上默默耕耘的影響不容忽視。而他在台灣美術史上的地位已獲得肯定。若要探討廖繼春的繪畫藝術,最重要的是著重於了解他的個性人格,才能體察他的藝術特質與成就,至於西洋美術思潮對於廖繼春繪畫風格演變的影響,則屬其次。敏感的藝術天賦,更迭的美術思潮,以及各種機緣因素造就了廖繼春。但最主要的,廖繼春之所以有今天輝煌的成就,無寧是在於他的純真無私,以及對於真善美的執著與努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