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
1
商品介绍
2
刘启祥3

刘启祥简介

以下文字节录自高美馆网站http://elearning.kmfa.gov.tw/liu/p1.htm

刘启祥简介

一九三二年,刘启祥赴法留学,在旅欧三年多的时间里,到各地旅游观察欧洲的自然人文景观、专心地在画室中创作、并到罗浮宫临摹印象派画家马内、塞尚、雷诺瓦、柯洛的作品,其中刘启祥临摹马内的〈奥林匹亚〉、塞尚的〈赌牌〉都在这次展览中出现。刘启祥先生作品早期以人物画为主,所画人物典雅而端庄,六 ○ 年代中期作品多风景写生,至晚年,其思绪像是回归自然的行吟诗人,常以居家随手可得之题材入画。优雅浪漫、自由静谧是其作品之主要特色。

青春浪漫到现实人间 — 群像与人物
一九三 0 至一九四三年是刘启祥专业艺术家养成的重要时期,此时期的刘启祥经历了赴日求学,完成学院的基础绘画训练;游学欧洲,开启西洋艺术的视野;定居日本,追求个人绘画风格的建立。作品的主要题材为女性人物画及人物群像,作品风格深受马内及塞尚影响,马内早期作品强调光影的对比、尽量排除中间色调、重视黑色,画风冷静庄严;塞尚早期作品笔触有力,常用画刀层层砌上色彩,强调色彩与明暗的不可分离,并精辟分析其间的关系。刘启祥一九三四年二月至一九三五年二月在罗浮宫临摹了马内的「奥林匹亚」、「吹笛少年」及塞尚的「赌牌」,而在其作品中,亦可明显的可以看出刘启祥对马内及塞尚作品分析研究的痕迹。

一九三七年,刘启祥定居日本,婚后开始创作一系列以妻子及家居生活为中心的人物画作,作品中人物那种坦率的、正面的、四分之三比的表现似乎和莫迪里亚尼神似,但又没有莫迪里亚尼明显的线性风格的表现,严格说来,刘启祥在温煦的居家生活及日本的气候条件下,色彩使用偏向乳白及鹅黄等暖色调,但运笔及使用画刀技巧仍延续马内及塞尚的影响。〈画室〉、〈黄衣〉、〈肉店〉可看得出来刘启祥在历经研究阶段后,企图尝试建立自己的绘画风格,小心翼翼的经营画面中人物彼此的关系,所用色彩调和,造型优雅,多重空间的安排布局,使作品产生游移、扩散,充满了浪漫幻想的趣味。

一九五四年后,刘启祥经济上失去了仕绅般的优越生活条件,迁居高雄县大树乡小坪顶和家人一起投入旱田的耕作,描绘的人物对象转为邻居前来帮农的少女、家中亭亭玉立的女儿、来访俏丽端庄的女学生,画面从以往的游移梦幻进入当下的现实人间。

一九八 0 至一九八九年间,画友张启华提供了一些裸体模特儿照片,所以刘启祥这时期画了不少裸体人物画,画中的模特儿经常出现手托头部、后斜靠或侧躺形态,这是西画中常出现的裸女姿态, 呈现一种放松、信任、青春的姿态。然而裸女并非是刘启祥绘画时唯一的重点,主题以外的色彩、气氛与感受,更是画家所关心的。


英姿蓬勃到行吟自得 -- 风景与静物
刘启祥一九五 0 年代开始创作与山有关的写生作品,经常采取定点多次创作的方式,一直到找出他所中意的构图与色彩为止。刘启祥画风景从家园附近熟悉的小坪顶、马头山、甲仙到阿里山、玉山、中央山脉。一九七 0 年初一系列的太鲁阁峡谷可以说是山脉系列的代表作品。刘启祥再度运用他所擅长的绘画语言,运用画面肌理与色调的丰富变化,重叠交替推演出画面的深度与距离。


一九七七年刘启祥因为血栓病中风,体力与脚力的关系,多半时间是在家中附近活动,静物画成为这段时期主要创作内容,刘启祥一九六 0 年即已开始创作静物画。一九八一年后的静物画素材,常来自自己家园中所摘取的新鲜水果,汁液饱满,生意盎然,老年的画家笔下充满了对生命的礼赞,桌上的静物是生命圆满的丰收,又如曲调中的音符,或轻或重、抑扬顿挫、变化丰富。

刘启祥先生迁居高雄之后,与同好张启华、郑获义、刘清荣等人筹组画会、推动展览、鼓励后学,对南台湾美术教育有很大的贡献。世代推移,艺术新潮诡谲多变,刘启祥先生终其一生专研画艺的精进,画风优雅浪漫、自由静谧,经常鼓励后学深耕画田。刘启祥以一个专业家的素养,在五 0 年代的高雄,宛如空谷中的清音 -- 氤氲清越,浅扬低回。